创金合信基金“跨山越海 一起创金” 2024投资策略会,近期以全网直播的方式在线举行。在首席看大势专场,国海证券金融工程与财富管理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杨、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监(董事总经理)谢亚轩、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把脉2024年宏观大势,寻找有风的地方。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副总监何媛主持。
问:2023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李杨:2022年底讨论2023年投资机会时,多数人认为因为疫情政策调整,2023年市场表现会比较好,特别是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可能比较多。当时我们就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叫投资和交易范式的重新改变和改造,思考当市场走到这样一个位置,从资产端、负债端两端去看的时候,存在错配现象,这种错配引发很多之前的投资逻辑发生重构。
现在看,2023年明显是价值风格占优,低估值、红利相对占优,高估值表现更弱势一些,曾经的核心资产表现不特别好。且大市值和小市值的差距比较极致,尤其是最后一个季度,北交所一周涨幅达到了微盘股一年的涨幅。结构反差投射到市场的一些问题,比如2023年基金的平均回报相对偏熊,但A股本身是震荡市。
问:2024年宏观环境如何?
李杨:我从负债端来讨论2024年的宏观环境。首先,每一年经济的边际变化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一要素对资产的定价影响没那么显著。比较大的定价效率在负债端。
过去几年,伴随资管新规执行,财富管理迎来大变革,非标转标的过程给整个资管行业发展带来红利,财富管理的需求有了较大提升,加速了公募基金等资管行业渗透率的提高。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标转标,负债的力量开始进入反向作用阶段。从2022年开始,居民财富的扩张风险预算过程基本走完,之前将大量的非标资产,零波动资产,变成了有一定波动的资产,但很多投资人没有接受这个变化。
至于负债端出现变化的过程,是后验的。之前负债端较为全面地对整个市场形成负反馈,随着时间的推移,负反馈的力量逐步减弱。
我还想强调的是,负债端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步从全面转化为偏局部。这种情况下,不是每个资产接下来都面对同样的压力,当前在局部,一些资产已经具备了反击的能力。
2024年,低估值央国企有望成为一条主线。之前我们研究了很多主线从演绎的初期、发展、终局的过程,发现主线的演绎一定是后验的。举例来说,2013年是TMT的牛市,但身处2013年,是很难确认的。当前状态和2013年类似,现在看有点难把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2013年底、2014年初之后,市场开始逐步确认主线。因为无序的状态,不是稳定状态,市场会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走向越来越清晰的一个交易结构。我们可能在2024年初,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主线已经在2023年底开始演绎。
问:怎么看待低估值、红利低波等资产和成长股的投资价值?
李杨: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追逐红利或价值,因为本质上是一种风格,而且并不是一个有延续性的风格。关于央国企,我想说的是,在A股市场,有1300家央国企,基本覆盖了所有行业。有些行业央国企占比很高,有些行业央国企占比低,但不代表没有央国企。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一提到央国企,就只想到传统的行业或公司,实际上央国企中也有很多创新型企业。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央国企在TMT四个板块中的占比并不低。
问:怎么看待小盘微盘股的投资机会?
李杨:微盘股大多数机构配不了,因为有成份池的约束,看到摸不到。思考市场风格时,我们有另一个框架和想法,不管是成长价值,高估低估,包括大盘小盘,更大的驱动力来自于负债端,可能现在大家还是希望找到很多基本面的逻辑来解释风格变化。负债驱动估值变化,形成不同的风格。你把钱往里推,估值就有弹性;你把钱往外抽,估值就压缩,是个负债端驱动的逻辑。
成长、价值很典型,分别是市场的存量和增量驱动的状态。为什么2022年底判断2023年价值风格占优,因为我们认为2023年的负债有很强的负向压制,使得很难走出存量市场的结构。纵观历史,只要是流动性推升的增量市场,全是成长风格。
历史上每个阶段的主线,从来没开过倒车,就是每一轮的主线的演绎,不会说我去炒一个冷饭,说这边炒完了,这个我倒回去继续,下一个主线一定是新的,喜新厌旧是必然。但是,还有个特点,就是在主线演绎完的几年里,大家还是恋旧的。2010年周期股见顶,见顶之后的两年,直到2012年之前,框架认知没变,2013年之后,我们走出新的路了,不讨论周期轮动了。2015年TMT见顶,2016年底还演绎了小盘股极致行情,直到漂亮50主线出现。现在是核心资产见顶后的两年,我觉得很难再走回去,大概率是走新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