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日晚,美股周一低开,此前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数周的反弹,将主要该指数推向了新的高度。本周投资者重点关注美联储***鲍威尔的国会证词与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希望籍此判断美联储的降息前景。
道指跌150.41点,跌幅为0.38%,报38936.***点;纳指跌10.50点,跌幅为0.06%,报16264.45点;标普500指数跌5.51点,跌幅为0.11%,报5131.57点。
过去几周,在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推动下,美国股市大幅走高,上周五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创历史新高。
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周五创下历史新高,打破了2021年的纪录,成为今年最后一个达到创纪录收盘价的主要股指。
截至上周五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录得八周以来的第七周上涨,而蓝筹股道琼斯指数上周小幅下跌。
德银分析师指出,上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标普500指数过去18周中有16周上涨,为1***1年以来仅见。
摩根大通指出,美国经济叙事可能会从“金发姑娘”情景,转向类似1***0年代的滞胀,预计标普500在年底时将跌至4200点。
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id Kostin在研报中写道:“最近的美股大涨,使高价股的市值在美股总市值中的占比继续推高、并达到与2021年市场狂热期相当的水平。但经过市场集中度调整后,今天极端估值高价股的普遍性,看起来远不如2021年那么普遍。”
Kostin在3月1日的报告中称,企业估值/销售比率超过10倍的股票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24%,而2021年这一比例为28%,科技股泡沫期间为35%。然而,“极端估值”的广度要有限地多,在上述倍数交易的股票数量远低于2021年的峰值。
“这一次不一样,”他说道。“不同于2021年普遍的‘不惜一切代价增长’的态势,投资者大体上对指数中最大的增长型股票支付高估值。我们认为,目前七巨头的估值受到其基本面的支撑。”
美银策略师S***ita Subramanian将标普500指数预期从5000点上调至5400点,比上周五收盘位高约5%。她目前的目标位在华尔街各大机构中位居前列,依据是盈利增长走强、利润率“意外”坚韧等利好因素。
上周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进一步助长了对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将能降息的预期,推动股市走强。与此同时,财报季的表现显示,企业利润平均增幅达8%。
Jefferies策略师Mohit Kumar在报告中写道:“经济展望走强、投资者看涨,还有部分业绩改善,支撑了股票市场。不论是经济前景,还是再次出现央行政策托市的可能,投资者对于风险资产都非常乐观。”
虽然市场普遍将美联储放松政策的预期从5月份推迟到了7月份,但Kumar仍然预计,今年美联储会降息75-100个基点。
随着市场消化了好于预期的财报季和高于预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投资者现在将注意力转向即将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和就业市场数据。
本周投资者将关注美联储***鲍威尔周三向众议院和周四向参议院提交的货币政策证词,他们希望从中寻找有关未来利率走向的线索。
市场预计美联储***鲍威尔本周的国会证词可能会给出一些暗示。
经济数据面,ADP就业调查和1月职位空缺数据将于周三公布,将帮助投资者判断劳动力市场的最新状况。2月份制造业和非农就业数据也将在周五公布。
关于非农就业数据,凯投宏观认为,未来几个月美国就业形势将降温。该机构预计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8万人,增速较1月报告的35.3万人有所放缓。
凯投宏观分析师表示,2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可能会受到当月异常温和的天气条件的支持。预计失业率将保持在3.7%不变。
焦点个股
加拿大***银行(RBC)将网约车服务提供商来福车(Lyft)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
超微电脑(Super Micro Computer)和Deckers Outdoor股价走高,这两家公司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梅西百货股价走高,投资者提高对其收购出价。
西部数据、美光科技和英伟达等芯片股普遍上涨。
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市值超过沙特阿美,成为继微软和苹果之后全球市值第三高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美股收盘,英伟达的市值达到2.06万亿美元,首次迈过2万亿美元大关,而沙特阿美的市值降至2.03万亿美元。
苹果遭欧盟罚款18亿欧元,被高盛从最佳买入名单中除名,且被Evercore ISI从“战术跑赢”榜单中除名。
另据报道,苹果公司推出搭载了M3芯片的新款13及15英寸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起售价分别为1099美元和1299美元,将于本周五开始供货。
特斯拉中国出货量跌至一年多以来最低。另据报道,特斯拉正在与泰国***谈判,商讨在泰国建立工厂事宜。去年年底,特斯拉曾赴泰国,对潜在的工厂地点进行了一次现场勘测。
借助人工智能(AI)现金流管理工具,摩根大通公司帮助部分企业客户将人工工作削减了近90%,这家美国银行业巨头朝着对该服务收费又近了一步。